“土路變成了通村達戶的柏油路”“垃圾亂扔的現象消失了”……說起村里的變化,英吉沙縣克孜勒鄉團結村村民們滔滔不絕。
喀什地區生態環境局駐村工作隊,強堡壘、聚合力、美鄉村,用勤勞和汗水贏得了村民的一致點贊。
強基礎補短板 凝聚班子合力
基礎不牢,地動山搖。駐村伊始,面對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,缺乏工作熱情,服務群眾能力弱等問題,工作隊從建強村“兩委”班子、帶強村干部隊伍入手,結合村情實際制定村干部能力素質提升計劃。工作隊員和村干部結成“一對一”幫帶小組,從政治理論學習、辦公技能輔導、工作能力提升等方面入手,全面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質。
工作隊以“星級化”創建為抓手,將工作隊員與村干部結成幫帶對子,混合編組共同開展村務工作,在工作中傳授經驗,不斷提升工作隊員和村干部業務能力和服務群眾水平。工作隊和村“兩委”合署辦公,制定服務群眾接待制度,村委會便民服務中心隨時幫助群眾辦理社保、解決就業、政策咨詢與解答,確保群眾大小事,件件能落地、事事有回音。
資料圖
在工作隊員的幫帶下,村干部們紛紛走到服務群眾的臺前,工作主動性增強,改變了以往干事創業沒信心、工作混亂的局面,村“兩委”凝聚力、號召力不斷增強。
今年,工作隊聯合村“兩委”圍繞鞏固提升脫貧成果,制定了團結村鞏固提升方案,20余名黨員干部主動參與到工作對接和服務中,為當地村民走出村子,穩定就業起到了助推作用。
支部強了,工作隊又在村級后備力量培養上下功夫,幫助村“兩委”建立人才儲備庫。2020年,先后培養入黨積極分子6人,確定發展對象2人,村級后備力量9人。
“在工作隊的幫帶下,村干部能力提高了,服務群眾勁頭更足了,知道干什么,怎么干,村民主動向黨組織靠攏積極性也高了?!贝妩h總支書記劉勇說。
拓寬銷售渠道 助力增收致富
身有一技長,就業不慌張。團結村有英吉沙杏種植基礎但缺乏科學管理技術,杏子種植經濟效益不高。工作隊與村“兩委”商議以英吉沙杏為產業支點,提出標準化建園、精細化管理思路,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產業增收。
為此,工作隊采取“送出培訓+請來教學+觀摩交流”的方式,組織村干部、致富能手、村民代表赴伽師縣、喀什市等地觀摩、考察,學習杏子標準化建園和產業化發展經驗,幫助杏農增長了見識、開拓了視野。同時,工作隊還邀請林果專家參與標準化建園工作,制定統一管護、培育方案,分組管護,提高杏子精準化管理、科學化培育水平。
“我家6畝地以前種玉米,收入不高,土地流轉出去后,自己開打馕烤肉店每月能收入3000元,每年還能拿到土地流轉費,生活越來越好了?!贝迕窬玉R洪·許庫爾高興地說。
資料圖
杏樹連片種植后,零碎化杏產業走上了集約化發展,規模形成后,杏子銷售又成了當下的“急事”。工作隊多方聯系線上、線下銷售商前來收購杏子,與收購商、電商平臺等建立穩定合作關系,2020年,累計幫助村民銷售杏子282噸。杏子銷路廣了,村民賺上錢了,種植杏子的積極性也逐漸高漲。
村民艾山江·吐吉去年3月在村里種植合作社找到了田間管理的工作,月收入2600元左右,除了幫助合作社打理土地外,還種植了4.5畝拱棚。今年,拱棚里種了大白菜,增收近1900元。像他這樣在工作隊幫助下,走上致富路的村民還有很多。
截至目前,全村特色林果發展到2129畝、溫室263座、陸地蔬菜121畝,特色產業成了鞏固脫貧成效的有力保障。今年,人均收入10600元,年增幅31%。
改善村容村貌 樹立文明新風
村莊美不美,關鍵看環境。以前,團結村主干道路兩側沒有綠化樹木,加之氣候干燥、降雨量少,遇到刮風天氣塵土飛揚。
工作隊與村“兩委”商議,爭取派出單位支持,啟動“美化家園”行動,從水電路、廣播電視、寬帶通訊和便民服務中心入手,有計劃推進美麗家園建設。爭取派出單位資金支持,完善村委會基礎設施,大力推進村里250千伏安變電器架設、3500平方米村委會場地硬化、安裝供熱鍋爐1座、20平方米水沖式公廁建設,極大改善了當地人居環境。
“現在好了,出門方便多了,整個村子環境變美了,供電照明正常了,在干凈整潔的廣場散步真舒心?!贝迕窈蠠峒披悺ぐδ靖吲d地說。
村莊基礎設施改善了,工作隊和村“兩委”結合本村實際,將庭院、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整治納入村規民約?,F在,鄰里間矛盾糾紛少了,努力學習進步的多了,愛惜一草一木的多了,家家爭創最美庭院的積極性也高了……
春風化雨,潤物無聲。一件件實事好事、一項項惠民舉措,工作隊用實際行動和點滴努力,帶領團結村村民闊步走在康莊大道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