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伊犁州積極推進互聯網與黨員教育深度融合,探索“互聯網+”新模式,加大以黨員教育資源庫為基礎黨員教育信息化平臺建設力度,推動黨員教育“紅細胞”工程持續深入開展。
加強傳統平臺的綜合運用。按照“實用、智慧、便捷”的原則,對“伊犁黨建網”進行改版升級,開通“黨員服務車”專欄,推送宣傳本地鄉土特色,助力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。設計開發“三會一課”管理系統、黨員志愿服務平臺、引進人才報名系統、“伊犁英才”專家工作室管理系統等工作平臺,提升黨員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。發揮“伊犁州干部網絡學院”直播課堂功能,探索實施黨員教育“主課堂實體培訓+分課堂線上培訓”模式,有效提升了黨員教育質效。
找準新媒體平臺綜合定位。開通“伊犁組工”微信公眾號,圍繞基層組織建設、群眾工作、“訪惠聚”工作、干部隊伍建設、人才工作等主題,挖掘好經驗、好做法,講好身邊先進典型人物故事,宣傳基層拍攝制作的各類微黨課、微視頻。依托各社區黨支部,啟動智慧社區公眾號平臺搭建工作,根據社區工作和黨員、居民服務需求,靈活定制開發各項功能,實現小平臺大作用。
拓寬培訓平臺一體化建設。實施“標準化站點”創建,聯合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啟動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建設,拓寬基層獲取優質教學資源渠道。建設伊寧市“王蒙書屋”、霍城縣惠遠烈士陵園、新源縣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72團紅軍團紀念館”、《小白楊》故鄉戍邊文化紀念館、霍爾果斯“國門文化展示館”等黨性教育基地網上展館,不斷提升黨性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。因地制宜加強牧區移動型站點、遠教大喇叭、紅色家庭播放點、黨員教育示范基地(示范戶)、黨員農家書屋、氈房黨校、黨員文化大院等黨員教育培訓平臺的一體化建設,持續推進黨員教育全覆蓋。